正确合理施用普通过磷酸钙的方法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各种农作物无论在播种、移栽期,还是在生长旺盛期,都需要合理的施肥,不正确的施肥方法,会造成肥料浪费和增加生产成本。特别普钙非常容易被土壤固定,高效施用应尽量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但增加与根系的接触面,从而减少固定。现向农民朋友推荐几种施用普通过磷酸钙的方法。
集中利用。普钙可以做基肥、种肥和追肥,但都应集中于根系附近,这样既可减少磷和土壤的接触面而减少固定,又提高了土壤与作物根系之间磷的浓度梯度,有利于磷向根系扩散,从而有利于根系吸收。拌种用量不宜过多,每公顷45~60kg,水稻蘸秧根每公顷用37.5~75.0kg,追肥可采用沟施、穴施,每公顷施用量150~300kg。
与有机肥料混合使用。有机肥料中的许多成分可以降低土壤中的铁、铝、钙等离子的活性,从而减少了对磷的固定。过多使用普钙,不仅会产生毒害,还会妨碍作物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引起缺素症。
制成颗粒磷肥。颗粒肥料表面积小,减少了与土壤的接触,从而减少了对磷的固定。颗粒大小一般以3~5mm为宜。颗粒状普钙在酸性土壤中的肥效较好,但在固磷作用较小的土壤,或栽培生长期长、根系发达的作物,粉状普钙的效果优于颗粒普钙。
分层施用。随着作物的生长发育,根系一般逐渐向深层土壤发展,所以普钙应分层施用,以满足作物全生育期对磷素的需要。施用方法是:将约1/3的磷肥作种肥施用,以满足作物生长初期对磷的需要,其余约2/3在耕地时施入底层土壤,以满足作物中、后期对磷的需求。
根外追肥。普钙作根外追肥使用的方法为:先将普钙浸泡于10倍的水中,充分搅拌,放置过夜,取其清液,稀释后喷施。小麦、水稻可用1%~3%的浸出液,而棉花、油菜、蔬菜以0.5%~1.0%的浸出液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