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

农村经济

麦市上扬有望延续 谨防新麦仓单压力

时间:2025-04-24 来源:  作者:

  去年全球小麦由于遭遇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产量下降导致库存降到近30年来的低点,与此同时还受到其他谷物价格上扬的带动,以及投资基金买盘不断涌入等因素共同刺激,小麦价格的大幅上扬。国内市场目前正处在夏季小麦收获时期,而今年在小麦生长的整个过程中,小麦经历了暖冬、严重病虫害、倒春寒、干旱、干热风等多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小麦的最终产量和质量品级成为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投资者在及时捕捉有关消息,加大对此炒作力度,后市麦市何去何从,笔者现从国内今年小麦总体生长和收获产量以及目前国际市场面临的大环境等多个方面来对小麦后期的价格运行作简要分析,以供投资者参考。

  首先,从目前郑州商品交易所组织的小麦考察队,对山东菏泽、济宁、河北衡水、藁城等小麦主产区的考察情况看,今年多种自然灾害使得小麦产量受到影响,预计今年小麦总体收成在产量和质量都达不到预期。其中质量品级下降对国内强筋小麦期货的影响最为关键。由于受到暖冬、干旱、倒春寒等恶劣气候的影响导致小麦质量很难达到强筋麦的质量标准,为后期货市场的仓单生成增加难度。其实去年仓单问题一直是给国内小麦多头做多的筹码,只是市场缺乏强大的多头主力,否则去年行情将会有重大突破。在仓单本来就有限的情况下,新麦仓单又存在质量不过关的担忧,这有望助长多头逼空的气焰,导致市场逼空气氛浓重,从而刺激期货价格的进一步上涨。特别是在目前市场看涨氛围较浓的情况,整个谷物期货市场都处在易涨难跌的氛围之中,爆发上扬的一幕就更加有望上演。

  其次,目前全球小麦今年尽管出现恢复性上涨,但是依旧没有改变低库存的命运。据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的最新月报显示,2007/08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测数据比上月下调了200万吨,为6.21亿吨,较上年增长2800万吨,增产贡献最大的是澳大利亚和美国。然而2800万吨的增产对库存的改善作用不大,特别是在全球由于乙醇玉米需求增加,导致其供应吃紧,部分玉米饲料消耗转嫁到小麦上,促使小麦的饲料用粮提高,增加来了小麦的消费量。在该报告中国际谷物理事会(IGC)2007/08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预计只有1.15亿吨,这将是自198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从国内来看,我国由于去年政府实行托市收购政策,致使国库小麦库存充裕,还频繁举行拍卖,似乎国内的小麦基本面有别于国际市场,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存粮习惯发生了改变,以前一般都存有1-2年的口粮,目前在主产区基本都降到一年左右,而且由于大部分都外出打工,这一年左右的口粮基本为留守家中的人员的口粮,其他主产区以外特别是种植经济作物的地区,基本是随买随吃,所以我国农村隐性库存在下降。因此国内的小麦总体库存情况也不容乐观。这些都是造成目前小麦看涨的基础。

  再者,今年由于市场看涨氛围较浓,市场收购主体参与收购的热情较浓,有利于刺激价格上涨。由于去年小麦收获期市场低迷,市场多方收购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我国政府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执行小麦最低价收购政策,市场绝大部分小麦基本被中储粮托市企业收购。从去年产小麦市场运营来看,农户小麦基本销售到中储粮托市企业,农户库存小麦有限,其他用粮企业用粮基本上是通过拍卖,增加了用粮成本。今年总结了去年的教训,及早收购粮源是他们首选的经营决策。当然看涨后市时也是促使收购主体积极参与收购的直接原因。因此,今年新小麦收购主体将比去年增加,新小麦收购市场趋于活跃,有利于价格走高。

  最后,从笔者对目前看涨麦市做个风险提示,面对目前市场情况投资者也不能盲目乐观,这主要是由于国际和国内期货小麦价格都已经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后市进一步上涨得空间能有多大,仍旧需要谨慎对待。而且根据多年来对主产区的考察情况来看,由于考察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都参与小麦贸易,往往会夸大小麦的受灾情况,借助考察组的舆论宣传促使麦价上扬,然后他们趁机在小麦上市之初低价时大量收购,然后从中渔利。此外今年期货小麦价格高于现货价格,这一点与去年不同。去年期货价和现货价基本一致,采取期现货合作基本看不到利润,基本无人进行单收单储以备后期注册仓单,同时国家又大量托市收购,导致大部分小麦被收到国库,后期基本是达到无麦注册的局面。可是今年由于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有一定的差异,一些谙熟期现操作的贸易商,预计今年将会趁小麦上市时低价采购,储备符合交割标准的小麦,在合适的时机注册成仓单,转抛到期货市场,这将是后期国内期货市场遇到的最大压力。从目前来,远月合约价格高于近月,最终的仓单压力将会集中在远月,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远月合约价格走势,一旦出现上涨乏力且仓单增加过快的局面就果断抛空,应该有一次获利的机会。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本网概括 网站地图